華東電網同心協力共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隨著華東寒冷天氣的持續,電網負荷不斷上升;但由于災害性天氣、電煤短缺等不利因素,供電能力又有所減少,華東電網的供電形勢日趨嚴峻。為此,華東電網公司協同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四省一市電力公司,群策群力,團結治網,憑借著精細化的管理方式與不畏艱難的拼搏精神,確保了華東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
入冬以來,惡劣天氣持續影響華東電網,出現了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強度大的罕見雨雪冰凍天氣,截至28日晨8時,長江中下游沿江地區普遍積雪達30-40厘米。幾十年一遇的冰雪氣候大大超過了華東電網線路的覆冰設計值,給電網造成了相當大的損失,從1月15日至今,全網500千伏線路因覆冰覆雪跳閘43條次,500千伏宜華直流17日倒塔2基,還有2基塔頭嚴重受損;葛南直流線路安徽安慶段因覆冰嚴重而雙極緊急停運,26日除冰后降壓運行。與此同時,全網用電負荷又不斷上升,1月17日達到最高值11019萬千瓦,直追2007年最高負荷12238.4萬千瓦。然而由于缺煤缺水缺氣以及部分機組進行檢修,全網發電能力減少3700萬千瓦左右,且發電燃煤存量進一步減少,目前可調出力僅11100萬千瓦。
災情發生后,國家電網公司領導十分重視,多次詢問故障發展情況。華東電網公司與四省一市電力公司黨組也高度重視,精密部署,一方面獲得國家電網公司支持,與華中電網進行高峰低谷間的電量置換,盡可能獲得一定的區外來電;另一方面各部門團結協作,精細化管理,將網內潛力挖足用足:
——團結治網,互相支援,以全網之力共度急難。1月18日浙江省天蘭線等500千伏主干線路跳閘使沿海電廠出力受阻,造成浙江省網發用電平衡缺口驟增,華東電力調度中心緊急增加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和新安江、富春江水電廠出力,并協調江蘇省調以置換方式加以援助,共支援浙江100萬千瓦電力。
——發揮區域電網優勢,精細化安排運行方式,根據各省市高峰時段的不同,調劑余缺,優化資源配置。今年福建來水偏少,供電形勢緊張,華東電力調度中心根據每天福建省的來水情況和用電情況,協調其回購原計劃外送的電量,保證福建用電。同時安排晚峰用電負荷較低的浙江省送電福建,福建晚峰積蓄的水量則安排早上多發電,以支援早高峰負荷較重的上海。
——靈活運用各種措施,深挖電網內部潛力。根據各省各時段不同用電情況,靈活調整“皖電東送”輸電通道的各省受電潮流,使資源利用最大化;安排抽水蓄能機組和新安江、富春江水電機組作為后備隊,緊急時刻機動增援;調整機組檢修計劃,常規檢修適當推遲,一些設備故障則盡量安排在低谷時段消缺,以確保高峰時段的供電能力。
——啟動需求側管理,確保有序用電。華東公司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華東電網冬季安全生產的緊急通知》,要求各省市加強與政府有關部門的溝通,爭取理解支持,并請求有關部門加強對機組的燃煤、燃油、氣源供應的組織。同時加強負荷預測工作,做好電力平衡計劃,配合政府加強用電需求側管理工作。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網已安排超過600萬千瓦的需求側管理措施。
——啟動公司應急機制,落實針對電網極端情況的各項安全措施。針對持續惡劣天氣對華東電網的影響,華東公司及時啟動應急機制,針對區外來電、皖電東送機組全部失卻以及孤網運行等可能出現的極端情況,完善相應的應急對策,并加強演練。同時積極協調省市公司,加強聯系溝通,從人、財、物上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各項準備工作,在搶險保電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組織線路特巡,加強值班力量。華東公司根據災害情況及時組織相關省市公司,開展線路特巡,及時掌握電網設備的運行情況,防止覆冰災害進一步擴大。同時,為了加強災害天氣下運行值班力量,同時保障運行保障人員的通勤安全,公司明確要求電網調度按照“非典”時期值班模式組織人員,加強運行監視。
——全力組織搶修。由生產部與調度中心成立線路覆冰應急小組,與省公司應急小組加強聯系,全面負責災后搶修工作。全面做好災后搶修及支援搶修的各項準備工作,隨時,力爭使線路盡快恢復運行。
此外,在國家電網公司的指導下,華東電網公司和四省一市電力公司也正全力搶修受損線路。華東公司成立了線路覆冰應急小組,與省公司應急小組緊密聯系,全面負責災后搶修工作,并派遣增援技術專家和搶修隊伍趕赴現場了解受災情況;浙江省電力公司廣大職工在道路結冰打滑、大霧迷漫、能見度很低的情況下對線路進行特巡和搶修;安徽省由于雪災嚴重,一些山區道路汽車無法通行,搶修人員不得不采取手拉肩扛、馬背人拽的方式,將百多噸的設備物資運上山去,巡線人員每巡查一座鐵塔,至少需要在雪中跋涉2個小時。為了及時分析數據,果斷處理電網突發情況,調度人員也早已沒有了休假日的概念。一定要確保全網安全穩定運行,一定要確保人民生活、社會經濟正常有序——這是華東電網所有員工的責任,也是華東電網所有員工的信念。
入冬以來,惡劣天氣持續影響華東電網,出現了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強度大的罕見雨雪冰凍天氣,截至28日晨8時,長江中下游沿江地區普遍積雪達30-40厘米。幾十年一遇的冰雪氣候大大超過了華東電網線路的覆冰設計值,給電網造成了相當大的損失,從1月15日至今,全網500千伏線路因覆冰覆雪跳閘43條次,500千伏宜華直流17日倒塔2基,還有2基塔頭嚴重受損;葛南直流線路安徽安慶段因覆冰嚴重而雙極緊急停運,26日除冰后降壓運行。與此同時,全網用電負荷又不斷上升,1月17日達到最高值11019萬千瓦,直追2007年最高負荷12238.4萬千瓦。然而由于缺煤缺水缺氣以及部分機組進行檢修,全網發電能力減少3700萬千瓦左右,且發電燃煤存量進一步減少,目前可調出力僅11100萬千瓦。
災情發生后,國家電網公司領導十分重視,多次詢問故障發展情況。華東電網公司與四省一市電力公司黨組也高度重視,精密部署,一方面獲得國家電網公司支持,與華中電網進行高峰低谷間的電量置換,盡可能獲得一定的區外來電;另一方面各部門團結協作,精細化管理,將網內潛力挖足用足:
——團結治網,互相支援,以全網之力共度急難。1月18日浙江省天蘭線等500千伏主干線路跳閘使沿海電廠出力受阻,造成浙江省網發用電平衡缺口驟增,華東電力調度中心緊急增加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和新安江、富春江水電廠出力,并協調江蘇省調以置換方式加以援助,共支援浙江100萬千瓦電力。
——發揮區域電網優勢,精細化安排運行方式,根據各省市高峰時段的不同,調劑余缺,優化資源配置。今年福建來水偏少,供電形勢緊張,華東電力調度中心根據每天福建省的來水情況和用電情況,協調其回購原計劃外送的電量,保證福建用電。同時安排晚峰用電負荷較低的浙江省送電福建,福建晚峰積蓄的水量則安排早上多發電,以支援早高峰負荷較重的上海。
——靈活運用各種措施,深挖電網內部潛力。根據各省各時段不同用電情況,靈活調整“皖電東送”輸電通道的各省受電潮流,使資源利用最大化;安排抽水蓄能機組和新安江、富春江水電機組作為后備隊,緊急時刻機動增援;調整機組檢修計劃,常規檢修適當推遲,一些設備故障則盡量安排在低谷時段消缺,以確保高峰時段的供電能力。
——啟動需求側管理,確保有序用電。華東公司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華東電網冬季安全生產的緊急通知》,要求各省市加強與政府有關部門的溝通,爭取理解支持,并請求有關部門加強對機組的燃煤、燃油、氣源供應的組織。同時加強負荷預測工作,做好電力平衡計劃,配合政府加強用電需求側管理工作。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網已安排超過600萬千瓦的需求側管理措施。
——啟動公司應急機制,落實針對電網極端情況的各項安全措施。針對持續惡劣天氣對華東電網的影響,華東公司及時啟動應急機制,針對區外來電、皖電東送機組全部失卻以及孤網運行等可能出現的極端情況,完善相應的應急對策,并加強演練。同時積極協調省市公司,加強聯系溝通,從人、財、物上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各項準備工作,在搶險保電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組織線路特巡,加強值班力量。華東公司根據災害情況及時組織相關省市公司,開展線路特巡,及時掌握電網設備的運行情況,防止覆冰災害進一步擴大。同時,為了加強災害天氣下運行值班力量,同時保障運行保障人員的通勤安全,公司明確要求電網調度按照“非典”時期值班模式組織人員,加強運行監視。
——全力組織搶修。由生產部與調度中心成立線路覆冰應急小組,與省公司應急小組加強聯系,全面負責災后搶修工作。全面做好災后搶修及支援搶修的各項準備工作,隨時,力爭使線路盡快恢復運行。
此外,在國家電網公司的指導下,華東電網公司和四省一市電力公司也正全力搶修受損線路。華東公司成立了線路覆冰應急小組,與省公司應急小組緊密聯系,全面負責災后搶修工作,并派遣增援技術專家和搶修隊伍趕赴現場了解受災情況;浙江省電力公司廣大職工在道路結冰打滑、大霧迷漫、能見度很低的情況下對線路進行特巡和搶修;安徽省由于雪災嚴重,一些山區道路汽車無法通行,搶修人員不得不采取手拉肩扛、馬背人拽的方式,將百多噸的設備物資運上山去,巡線人員每巡查一座鐵塔,至少需要在雪中跋涉2個小時。為了及時分析數據,果斷處理電網突發情況,調度人員也早已沒有了休假日的概念。一定要確保全網安全穩定運行,一定要確保人民生活、社會經濟正常有序——這是華東電網所有員工的責任,也是華東電網所有員工的信念。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下一篇:首鋼京唐鋼鐵工程建設進行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