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中央空調互聯工廠或帶領行業探索智造新領域
2月9日,德國前總理施羅德應邀參觀海爾中央空調互聯工廠。在參觀行程里,施羅德參觀了海爾中央空調互聯工廠的智能設備、智能互聯系統、全球領先實驗室等,并對海爾全球最大4500冷噸的智能互聯測試臺表示震撼。時隔8年再次來到海爾,在施羅德看來,海爾的產品在質和量上發展很快,并有望帶領行業探索智能制造新領域。
海爾中央空調互聯工廠或帶領行業探索智造新領域
據悉,海爾中央空調互聯工廠是全球首個中央空調互聯工廠,覆蓋所有十大系列產品,年產能33.8萬臺,高達4500冷噸的測試能力創世界紀錄。在海爾工作人員的陪同下,施羅德仔細觀看了海爾中央空調以模塊化、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為基礎的全生態互聯體系。施羅德認為,中國智造的“智造”不僅體現在產品本身,更在于對用戶需求的把握,這與海爾中央空調行業首次實現大型裝備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的理念不謀而合。
而在磁懸浮機組生產機房,海爾中央空調的智能制造生產線和實驗云服務平臺引起了施羅德的關注。據了解,海爾中央空調互聯工廠的容器智能裝配線、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均為行業首創,并擁有全球最大的智能互聯測試臺,不僅在生產制造方面轉型升級,而且從用戶到產品再到企業全流程均實現創新引領,實現了包括內外互聯、信息互聯與虛實互聯的三大互聯。事實上,智能制造不是單一的提升生產環節,而是通過設計、生產、運維等全方位的智能體系,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滿足用戶多樣化需求。
自創立伊始,海爾中央空調互聯工廠就始終堅持以用戶為核心,通過開放平臺整合全球資源,迅速響應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的運維模式。據了解,《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的合作對接淵源已久。2013年4月,德國政府正式推出“工業4.0”戰略。2015年5月,國務院正式印發《中國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進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德國在智能設備、高端制造等領域具備技術優勢,而海爾中央空調互聯工廠則基于自動化和數字化,探索《中國制造2025》與“工業4.0”的發展路徑。
施羅德表示,未來,中國智造不僅僅是局限在“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電子商務等新興產業和業態,也包括工業制造中的智能制造,大規模定制生產等。從這個維度來看,伴隨著德國“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合作契機不斷擴大,海爾中央空調互聯工廠將最終通過人、機、物的互聯,交互出用戶最佳使用體驗。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