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態軟件發展平臺技術的未來趨勢
1 組態軟件運行的操作系統:DOS、Windows、Linux
DOS下運行的組態軟件,經過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洗禮,已漸漸淡出市場。那個時代最具代表性的產品,就是美國WonderWare公司的InTouch產品。
Windows以其巨大的市場占有率,幾乎包攬組態軟件的絕大部分運行平臺。國內外的組態軟件廠商也自然是數量眾多,各有千秋。因為Windows 操作系統的使用培訓普及,以及其易學易用性,深受廣大組態軟件用戶的青睞。組態軟件開發商當然也喜歡在Windows下研發組態軟件,最主要的是成本低,Windows下的開發人員多,Windows下的用戶多。這些windows下的開發人員和用戶,其培訓成本相較Linux也低,因為這些人對windows下的一些基礎知識已經通過其他途徑完全掌握,不用組態軟件開發商為操作系統的一些問題所頭疼,至少用戶自己就能解決一些。
Linux下的運行的組態軟件,倒不是沒有,國內有一些企業在做。通過網絡搜索,發現Red Hat Linux(非嵌入式操作系統),以及一些Embedded Linux(嵌入式操作系統)下都有組態軟件的身影。Linux下的組態軟件的推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Linux系統能在PC中作推廣,有一大批熟悉Linux操作系統的最終用戶,這才是Linux下組態軟件的輝煌到來的時候。如果Linux的市場占有率一直就維持在低層面,Linux下的組態軟件就得忍受這個寒冬。當然,如果將來哪天Linux覆滅了,也更談不上Linux下的組態軟件。“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個道理對Windows,也適用。
2 組態軟件廠商使用的開發平臺:MFC、.NET、Windows API
看了上面關于組態軟件運行的操作系統平臺,我想大家也能猜到。由于筆者見識淺薄,一沒出過國,二沒在Linux下做過開發,三沒有行業經驗,下面就以我之見說說這Windows下的開發平臺。
稍微有一些Windows下的開發經驗的大都知道,Windows下做應用開發,不外乎兩種方式:使用Windows API和使用應用框架。Windows API,是最老最直接的編程手段,但是復雜程度相較應用框架當然要高一些。應用框架,不過是給Windows API中數量龐大的函數分門別類地穿上一些華麗的外衣,讓人開始來更賞心悅目一些而已。
別的公司的應用框架(如Pascal、Power Script、Java等)暫且不表。就說微軟的應用框架:MFC和.NET,略知一二。MFC出現的較早,.NET則出現的較晚,這是歷史原因,也不追究,兩個框架的各有所長,各擅勝場。
下面說說我較為了解的國內組態軟件的研發狀況。
國內大多數的組態軟件公司,創立較早的都有MFC版本的組態軟件,也有一些有.NET版本的組態軟件;創立較晚,則可能直接介入 .NET版本的組態軟件的研發。
各組態軟件支持的語言或腳本:類C語言、VBScript、Jscript。
使用MFC開發的組態軟件,大多支持類C語言;其他的組態軟件,還有支持VBScript、Jscript的。
從某種程度來說,無論哪種腳本或語言,只要封裝足夠豐富的Windows API,就都可以實現豐富的功能。當然,解釋執行和編譯執行,也決定了腳本或語言的運行效率的高下。各個組態軟件,都在發展變化,定性分析意義不大,這里不再多說。所謂,不知者不妄言。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