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消費政策號角吹響 智能裝備萬億藍圖初現
《“十二五 ”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以下簡稱《規劃》)將智能裝備制造工程列為新興戰略之一,要求突破新型傳感器與智能儀器儀表、自動控制系統、工業機器人[24.11 1.77% 股吧 研報]等核心關鍵技術,促進先進制造、國防、交通、能源、農業、環保與資源綜合利用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發展和升級。專家預計,“十二五”期間,智能裝備年均增長率有望超過25%,到2015年智能裝備市場規模將超過1萬億元,占高端裝備制造業的比重將達到20%。《規劃》還對新能源集成應用工程提出,要加快發展技術成熟、市場競爭力強的核電、風電、太陽能光伏和熱利用、頁巖氣、生物質發電、地熱和地溫能、沼氣等新能源,積極推進技術基本成熟、開發潛力大的太陽能光伏和熱發電、生物質氣化、生物燃料、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技術的產業化。到2015年,新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提高到4.5%,減少二氧化碳年排放量4億噸以上。
智能裝備:“十二五”末產業銷售收入將超過1萬億
如果“十二五”期間機械工業增長率實現15%,智能裝備制造產業按年均增長率25%計算,到2015年,產業銷售收入將超過1萬億元。重點公司包括陜鼓動力、亞威股份、天奇股份、機器人、新研股份等。
近十年我國智能裝備業發展非常迅速,據不完全統計,2009年我國智能裝備制造產業銷售產值已達3000億元以上。“十一五”期間,我國機械工業年均增長率超過25%,智能裝備制造產業中主要領域年均增長率接近30%。如果“十二五”期間機械工業增長率實現15%,智能裝備制造產業按年均增長率25%計算。到2015年,產業銷售收入將超過1萬億元。
產業年均增速有望達25%
之前頒布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建立完善的智能裝備制造產業體系,產業銷售收入超過30000億元,實現裝備的智能化及制造過程的自動化,使產業生產效率、產品技術水平和質量得到顯著提高,能源、資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明顯降低。
一位不愿具名的機械行業分析師表示,數控機床、智能測控裝置、重大集成智能裝備等都屬于智能裝備制造產業,而在具體的20重大項目中,傳感、高精控、診斷等智能技術的開發和升級,以及機器人的自動加工線、數字化車間等成為集成創新的主要方向,并覆蓋能源、建材機械、食品加工等領域。據該工程項目所示,到2015年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測控裝置及零部件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30%。
該分析師表示,智能裝備是航空航天、海洋工程、高鐵等高端領域的基礎產業,但產業中的重大技術被國外壟斷,行業整體技術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有較大差距。而從另外一個角度看,該產業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具有明確的投資價值。據公開資料顯示,2010 年我國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和儀器儀表、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及其系統等部分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領域銷售收入超過3000億元。預計到2015年產業銷售收入超過10000億元,年均增速超過25%,工業增加值率達到35%。
八大裝備成投資標的
東興證券認為,智能制造產業將重點開發石油石化智能成套設備、冶金智能成套設備、智能化成形和加工成套設備、自動化物流成套設備、建材制造成套設備、智能化食品制造生產線、智能化紡織成套裝備、智能化印刷裝備等八大類標志性的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裝備,重點上市公司包括主營智能石化設備的陜鼓動力,智能成型和加工成套設備企業亞威股份,自動化物流成套設備企業天奇股份,智能化食品制造生產線企業達意隆以及智能印刷裝備企業長榮股份。
實際上,除了在高端技術裝備領域的基礎部分需要智能裝備,智能裝備替代人工也是投資的一大方向。光大證券認為,以機器人和高檔數控機床為代表的高端制造裝備是產業結構升級和人工替代的代表。在勞動密集型的農業領域,農機的大規模應用也是必然趨勢,重點推薦機器人、沈陽機床、日發數碼和新研股份。
上市公司精選
上海機電:公司下屬印包集團重點發展智能數字化技術設備、高檔印刷機械、高端印后設備等,而大股東上海電氣[4.27 0.00% 股吧 研報]集團將形成電梯制造和印包機械兩大核心業務板塊,公司將成為上海電氣集團發展印包機械產業的唯一發展平臺。
鄭煤機:公司主營煤機行業,是國內煤炭綜采液壓支架行業龍頭企業。公司在液壓支架領域具有較強實力,2012年中報披露,上半年公司先后與黑龍江煤礦集團、中國三維能源公司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兩公司將內部液壓支架等綜采設備市場向公司獨家定向開放,上半年公司合同訂貨額同比增長28.5%。
大禹節水:公司已成為集節水灌溉材料研發、制造與節水灌溉工程設計、施工、服務為一體的專業化節水灌溉工程系統提供商,是國內規模最大、品種最全、技術水平最高、實力最強的行業龍頭企業,公司的核心產品是內鑲貼片式滴灌帶及首部過濾裝置。2012年一季報披露,報告期內公司新簽訂單20893.51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1.45%,特別是東北、華北片區新簽訂單6432.86萬元。
新能源集成應用工程: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達15%
如果到2020年有20%的建筑使用可再生能源,將占建筑總能耗的12%到15%。太陽能、風能、地熱等等新能源將成為重要發展對象,重點公司包括江蘇國泰、京能熱電、聯創光電。
隨著環境污染的加劇,近年來各國紛紛將新能源應用作為重點工程來發展。國家財政以補貼助推新能源建筑應用的背后,是我國面向世界發出的節能減排承諾。到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占比要達到15%,這意味著要努力提高太陽能、風能、地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應用比重。
今年中央財政將再投入40億元,重點向保障性住房傾斜,向學校、醫院等公益性行業傾斜。初步測算,如果到2020年有20%的建筑使用可再生能源,將占建筑總能耗的12%到15%,對完成全社會可再生能源應用目標貢獻率將超過30%。
太陽能、風能發展潛力巨大
“我國可開發新能源資源儲量比較豐富,”來自某券商的分析師告訴記者,“根據有關資料統計,目前太陽能年日照時數在2200小時以上的地區約占我國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有較好的開發條件和應用價值。而可開發的風能資源儲量為2.53億千瓦,地熱資源遠景儲量相當于2000億噸標準煤,已勘探的40多個地熱田可供中低溫直接利用的熱儲量相當于31.6億噸標準煤。”
該分析師表示,“新能源集成應用對于整個國家、社會具有很大的積極意義。從長遠看,可以促進常規能源資源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使我國能源、經濟與環境能夠協調發展;從近期來看,除了能增加和改善能源供應外,還將對解決偏遠地區的用電用能問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個人認為,太陽能、風能、地熱等新能源在未來的開發、應用力度都會較之以前產生很大進步。”
政策支持成重要助推力
上述分析師同時指出,新能源集成應用的發展離不開政府和相關政策的支持:“新能源的發展與政策支持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首先,新能源產業想要走上正軌,初步達到盈利,離不開政策的大力扶持。在新能源的快速發展中,與其配套的各項管理與技術內容不可或缺。目前來看,國家管理層將新能源集成應用產業列入了新興產業二十大重點戰略工程當中,其支持態度是明顯的,將對產業未來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上市公司精選
上海機電:公司下屬印包集團重點發展智能數字化技術設備、高檔印刷機械、高端印后設備等,而大股東上海電氣[4.27 0.00% 股吧 研報]集團將形成電梯制造和印包機械兩大核心業務板塊,公司將成為上海電氣集團發展印包機械產業的唯一發展平臺。
鄭煤機:公司主營煤機行業,是國內煤炭綜采液壓支架行業龍頭企業。公司在液壓支架領域具有較強實力,2012年中報披露,上半年公司先后與黑龍江煤礦集團、中國三維能源公司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兩公司將內部液壓支架等綜采設備市場向公司獨家定向開放,上半年公司合同訂貨額同比增長28.5%。
大禹節水:公司已成為集節水灌溉材料研發、制造與節水灌溉工程設計、施工、服務為一體的專業化節水灌溉工程系統提供商,是國內規模最大、品種最全、技術水平最高、實力最強的行業龍頭企業,公司的核心產品是內鑲貼片式滴灌帶及首部過濾裝置。2012年一季報披露,報告期內公司新簽訂單20893.51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1.45%,特別是東北、華北片區新簽訂單6432.86萬元。
新能源集成應用工程: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達15%
如果到2020年有20%的建筑使用可再生能源,將占建筑總能耗的12%到15%。太陽能、風能、地熱等等新能源將成為重要發展對象,重點公司包括江蘇國泰、京能熱電、聯創光電。
隨著環境污染的加劇,近年來各國紛紛將新能源應用作為重點工程來發展。國家財政以補貼助推新能源建筑應用的背后,是我國面向世界發出的節能減排承諾。到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占比要達到15%,這意味著要努力提高太陽能、風能、地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應用比重。
今年中央財政將再投入40億元,重點向保障性住房傾斜,向學校、醫院等公益性行業傾斜。初步測算,如果到2020年有20%的建筑使用可再生能源,將占建筑總能耗的12%到15%,對完成全社會可再生能源應用目標貢獻率將超過30%。
太陽能、風能發展潛力巨大
“我國可開發新能源資源儲量比較豐富,”來自某券商的分析師告訴記者,“根據有關資料統計,目前太陽能年日照時數在2200小時以上的地區約占我國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有較好的開發條件和應用價值。而可開發的風能資源儲量為2.53億千瓦,地熱資源遠景儲量相當于2000億噸標準煤,已勘探的40多個地熱田可供中低溫直接利用的熱儲量相當于31.6億噸標準煤。”
該分析師表示,“新能源集成應用對于整個國家、社會具有很大的積極意義。從長遠看,可以促進常規能源資源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使我國能源、經濟與環境能夠協調發展;從近期來看,除了能增加和改善能源供應外,還將對解決偏遠地區的用電用能問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個人認為,太陽能、風能、地熱等新能源在未來的開發、應用力度都會較之以前產生很大進步。”
政策支持成重要助推力
上述分析師同時指出,新能源集成應用的發展離不開政府和相關政策的支持:“新能源的發展與政策支持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首先,新能源產業想要走上正軌,初步達到盈利,離不開政策的大力扶持。在新能源的快速發展中,與其配套的各項管理與技術內容不可或缺。目前來看,國家管理層將新能源集成應用產業列入了新興產業二十大重點戰略工程當中,其支持態度是明顯的,將對產業未來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